传递善良是对诚信的弘扬
来源:丽水日报 2020-06-05 阅读265908次

  多年来,季明善和季子娥夫妇俩一直为一家人的温饱、债务和大儿子的医疗费而努力工作。

  如此困顿,他们还是没忘了,这笔“没用完”的钱一定要还给人家,不能悄悄留下,并在还款的时候,记住好心人的模样,感念一辈子。只是想不到,筹集善款难,还款更难。

  这座城市再次感动了季明善和季子娥夫妻俩,而夫妻俩心怀感恩的正能量之举,又一次感动了龙泉城。

  季子娥是很低调的人,去捐款的时候,再三恳求工作人员,不要把她的事情说出去。可是,这份沉甸甸的爱心传递,这份正能量和感动,怎么能就此止步?

  相对于社会上“骗捐”“诈捐”等不良现象,人们更喜欢他们这样的善款传递——这对小学未毕业的山区夫妇,在做人的境界上超越了很多人。把善款用在儿子平日的就医上,换个角度讲,也是可以说通的。但他们很较真,认为这样做是欺骗了好心人的心意。因为季家的家风是做人要说真话办真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5月18日傍晚,接待季子娥的龙泉市府办工作人员在微信朋友圈记录下这幕感人的瞬间。当晚,这则朋友圈在龙泉引发轰动,掀起了关于诚信、真善美、感恩、大爱等美好品质的讨论。当晚,尽管她打了好几个电话给龙泉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希望对方不要将此事传扬出去。但是,5月20日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开具了捐赠证书后,还是忍不住在单位内部发了篇小文,点赞这份沉甸甸的爱心传递。

  当线索传递到记者手里时,却发现,要深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还是有难度——因为季子娥始终不愿意接受采访。安仁镇和村干部做了多次思想工作之后,5月21日上午,记者在季子娥的丈夫季明善那里打开了“突破口”。接着,在龙泉市慈善总会,与前来捐款的季子娥搭上了话——多年的心事已了,她不知不觉打开了心扉,倒出了深藏多年的心里话。

  终于,这对淳朴的山区夫妻走进了读者的视线。也终于,他们的故事,还是流传开来。

  我想,爱心传递的背后,是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诚信的弘扬,对这对夫妇的认可吧。




责编:李霄海      审核:陈建新 

文教-卫健

主办:济宁市诚信企业发展促进会
运营:山东绿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食品安全》导刊
     《诚信山东》杂志
      中国山东新闻网
      鲁网
      济宁广播电视台
版权:诚信山东(官网)  邮箱:jnscxqycjh@163.com  地址:济宁市吴泰闸路6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202室)
工信部备案编号:鲁ICP备17050009号-3  技术支持:火速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