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区桥头镇:树信义品牌 建和美乡村
来源:信用山东 2020-06-29 阅读262634次

近年来,威海经区桥头镇以推行“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为抓手,以建设“信义桥头、和美乡村”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智能化、系统化、现代化水平,实现了镇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去年以来,刑事和社会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4%、33%。

一、强化示范引领,打造一条龙信义治理体系。一是创树品牌“强龙头”。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实施了“党建+信义文化”特色做法,在全镇树立起“信义治理”的品牌意识,并相继探索出“党建+教理文化”“党建+福禄文化”等特色做法,社会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其中,教里村以“党建+教理文化”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二是三级联动“带龙身”。实行镇、片、村三级联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党委层面每周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片区层面每周召开片区会传达督导,村级层面每周召开“两委”扩大会落实反馈,形成了“责任传导链条”和“工作推进链条”,建立起问题早发现、快处置的早期监测预警机制。三是五旗考核“摆龙尾”。优化“五旗”考核办法,每月对农村工作进行考核,既与当月其他村比较,也与上年度综合成绩对比,按照排名进位综合成绩分别赋予红、黄、绿、蓝、黑五旗,升奖降罚,打破了“大锅饭”的局面,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激情。

二、突出乡村特色,完善一揽子信义治理机制。一是建立“信义”积分管理机制。开设村民“信义存折”,将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行为作为诚信体系考核项,从党员、村民代表到广大群众,逐步扩大参与范围,建立村民信用信息台账,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村民代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信义”榜样评价机制。围绕“忠信”“诚信”“德信”“礼信”“正义”“仁义”“孝义”“廉义”8个方面,制定了48条信义行为规范,建立了评价机制,每年底由村民评选出信义榜样8位“明星”,村内树起了典型标杆,激发了村民讲道德、守信义的内心遵循。全镇涌现了大批典型道德模范,其中1人荣获全省道德模范并入选中国好人榜。三是建立“信义”村规约束机制。结合信用“五进”和镇域工作实际,将“信义”精神实质融入成文的规章约束,制定村规民约统一规范,出台了《信义桥头村规民约纲领》自治规范,将村民的行为纳入信义框架的刚性约束之下,培养村民守法遵约意识,有效提升了信义治理水平。四是建立“信义”教育引导机制。投资建设信义文化园,搭建信义文化传播平台。联合市区宣传部、文化志愿者协会开展各类宣讲、主题活动50多场,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开展“信义文化大课堂”100多场次,营造了浓厚的信义文化氛围。

三、坚持综合施策,搭建一体化信义治理平台。一是高标准打造“四大中心”。投资建设了一处总面积近一万平方米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内含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组织服务和企业孵化等功能分区,充分发挥中心的枢纽、平台、阵地和窗口作用,成为服务群众的红色堡垒和温馨家园;对镇综治中心(网格化治理中心)全面升级改造,夯实了信义治理阵地。二是释放网格化治理效能。构建“大网格”体系,将全镇52个村居划分为8个网格片区、54个网格,实现了镇域社会治理网格全覆盖;构建“4+X+N”网格队伍,将54名网格员和190名红袖标志愿警,按照一格一员标准优化配置,成为“全科网格”治理的中坚力量;建设网格化治理信息系统,连点成线、扩线成面,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社会治理新局面。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镇网格化治理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网格员全部坚守一线,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提供法律和心理方面的咨询服务,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三是大力推行“雪亮工程”。新增高清监控探头400多个,全部接入网格化治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镇重要区域、主要干道、进出路口视频监控“全覆盖”,在治安防控、村务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创新实施了“三层三色”工作法,逐级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将简单矛盾纠纷列为绿色,由村调解组织就地化解;将多方联动纠纷列为橙色,由镇调解组织专业化解;对疑难纠纷列为红色,由镇级领导包案化解。去年以来,已成功化解疑难信访案件25起、信访积案11起。

四、延伸工作触角,优化一网通信义治理模式。一是用“小举措”收集民意。镇政府设立便民热线24小时接听群众电话,党代表就群众的“烦心事”撰写提案,依托村居网格收集群众心愿、为民跑腿代办。今年以来,收到提案7份,热线解决事项305件,为民代办事项1600多件。二是用“小平台”宣传政策。通过印发《村情月报》、开展主题讲课、广播播报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传达上级的各项政策,开展社会治理等主题宣讲活动,畅通了群众民主监督渠道。目前已印发《村情月报》100多期,主题宣讲100多场次,受教群众达4.5万多人次。在疫情防控期间,邀请村民用威海方言录制镇域特色IP广播8期,通过智能广播、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定期播放防疫工作安排、健康知识等,提高了居民防疫意识与法治意识。截至目前,我镇没有1例确诊或者疑似病例。三是用“小服务”凝聚民心。开通“秀美桥头”微信公众号、镇村干部工作群等平台,及时传达上级精神,实时发布工作动态。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靠前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定期组建镇村文艺演出队下乡巡演,实现文体活动“四季连办”, 把党群、干群紧密联系在一起。去年以来,全镇共开展各类文体活动300多场,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800多件。



责编:陈建新  审核:王利军  


诚信文化

主办:济宁市诚信企业发展促进会
运营:山东绿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食品安全》导刊
     《诚信山东》杂志
      中国山东新闻网
      鲁网
      济宁广播电视台
版权:诚信山东(官网)  邮箱:jnscxqycjh@163.com  地址:济宁市吴泰闸路6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202室)
工信部备案编号:鲁ICP备17050009号-3  技术支持:火速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