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来,鸠江区湾里街道石城社区63岁的陶兴发,不顾残疾的身体,起早贪黑地工作,仅有的几件衣服,破了又补,补了再穿,只为还清儿子因病欠下的债务。他的举动,诠释了什么是实诚,什么是厚道。
2003年,陶兴发唯一的儿子被查出来患上白血病,得知消息的陶兴发夫妇犹如晴天霹雳。随之而来的是高昂的治疗费用,夫妻俩为了给儿子治病,卖掉了唯一的住房,还找亲朋好友借了七八十万。然而,雪上加霜,2007年一场车祸又夺走了陶兴发妻子的生命。家庭的所有重担都压在他的身上。
料理完妻子的后事,陶兴发没有时间沉浸在悲痛里,躺在医院的儿子还在与死神作斗争。“我能做的就是拼了命的把儿子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然而,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个瘦弱的父亲,2015年,病魔最终还是夺走了儿子年轻的生命。
“儿子走了,但欠的钱我一分也不能少还,人家是信任我们才会借钱,我也要信守承诺。”儿子走后,陶兴发还欠20多万的债务。为了能多挣点钱,陶兴发到一家网吧给别人做饭。“我一个人除了吃饭,没什么开销,只想早点把欠的钱还上。”为了能多挣点,陶兴发又去工厂里当下料工。“借钱给我的好心人从来没有一个上门催债的,他们知道我苦,有的甚至说欠的钱不要了。因为给儿子筹钱看病,唯一住房卖了,社区就帮我申请了一套廉租房,大家都在帮助我。我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欠的钱我是一定要还的。”因为年龄大,再加上肢体残疾,2019年,陶兴发打工的那家工厂辞退了他,现在,他又找了一份快递揽收的工作。“只要我还活着,这个债我就一定会还下去,现在就差最后几万块钱没还上了。”27日,陶兴发对记者说。
一本账册,密密麻麻记录着这17年来还上的债务,每当还清一笔,陶兴发就在债权人名后画一个勾,看着账册上的勾越来越多,陶兴发心里越来越欣慰。命运的不公并没有打垮这个坚强的男人,陶兴发常常给自己鼓劲:“绝不能倒下,我还有债没还完。”这个身材瘦小的普通老人,头上布满了银发,抬头纹和眼角纹刻满了这些年的艰辛不易,对亲人有情,对社会守信,以六旬之躯打工替子还债,他向世人真正诠释了什么是“诚信,为人之本”。
责编:李霄海 审核:陈建新
下一篇: 洛初共享书吧 借书还书刷“诚信”